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基本具备计算机工程方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科研部门、企业、事业、管理部门和教育单位等从事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热爱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计算机工程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和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构造和分析过程;4、具有计算机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5、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6、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和法规;7、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8、具有有效地口头和写作交流的能力;9、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10、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11、具有基本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
三、主干学科
f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工学学士。
七、毕业最低学分及课内总学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