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作者:薛显明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24期
摘要:热电联产具有燃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程度低等优势,代表了先进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从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阐述了相关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措施及注重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热电联产;现状;发展
DOI:1016640jc
ki371222t201524127
1前言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始探索先进的能源结构。热电联产,是指在同一电厂中将供热和发电联合在一起,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的联合高效生产,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许多国家都将热电联产作为节约能源与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在德国、英国、丹麦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热电联产机组占同容量火电机组比例已超过60,各级管理部门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扶持政策,包括为热电项目减免税收、缩短热电资产的折旧年限、对热电项目给予低息贷款等等。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工作推进较快,并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现状,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促进热电联产发展的有效措施及注重要点。
2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现状描述
目前,我国已建成6MW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约2300台,总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kW,热电联产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并承担了全国约80的工业供热和约30的民用采暖供热。现阶段,我国的热电联产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企业自备电厂。提供生产所用的工业蒸汽并兼顾企业自身用电,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其二,国有热电厂。相比而言规模较大,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自备电厂由于其较高的经济与环保投入发展较为受限,国有热电厂的大容量供热机组越来越多。
22我国热电联产工作的存在问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首先,由于国家政策对热电比的要求,我国热电联产机组平均容量小,热效率相对也较低。其次,热负荷数据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投入运行后以纯凝工况运行为主。第三,较低的热价导致热电厂以电补热,而燃料价格的不断提高又压缩了自身的利润空间。最后,大容量热电联产机组立项决策分析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尚未规范。
3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措施
31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