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开小差”与“小动作”对调D.④句“可能”改为“必定”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地歌。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每小题2分)《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B、委而幸之去:离开;今义:往、到C、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兵器;今义:士兵D、池非不深也池:池子,用于农业灌溉;今指水塘。10、下列各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11、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虽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译:得到道业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没有得到道业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可是这样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天然的时运比不上地理的优势啊。12、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2
f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