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河道水处理方案(草案)
上海同济大学环境学院2005426
f一业主的有关要求
1工程概况及现场条件11人工湖及景观河道总水容量约为7200立方米。
2工程承包范围21水处理工艺路线设计图(气浮工艺)。22机房内所有机电设备材料的供应及安装,除甲方提供的机房内照明系统、动力电源及从天然河道进水管和供水管(室外管道不考虑土方量)。23出水管、回水管出机房1米加装阀门。24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
3技术要求31人工湖及景观河道要求3天循环1次,每小时的处理量为100立方米小时。32工艺要求简单、成熟、稳定、实用、合理,以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33处理后的水质浊度控制在10度以内,并满足国家相关的景观娱乐水的标准。34提供满负荷运行费用及年平均运行费用。
4其它41本次方案的报价包括机房内的所用设备及安装的报价以及室外出水管的报价。
f二景观水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
一)景观水体的主要污染途径和污染物质1、外源污染1)排入水体的污水:污水由于暴雨而部分进入雨水系统,再进
入人工湖;3)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人工湖周围的草坪或绿地,对草坪施
肥和喷洒农药,会在植被和土壤中残留大量的污染物质,最后随地面径流(绿化喷洒和雨水形成)或地下渗流带入水体中。
4)汇流区域内的初期雨水:初期雨水,在洗涤和溶解了空气中和地表面上的污染物质后,受到一定的污染。根据有关研究,雨水中的磷浓度一般为007mgL左右,氮浓度约为10mgL。
5)水体周边的绿色植被进入水体而腐烂造成的污染。2、内源污染1)养殖污染:在水中养鱼,投入的过多的食料和鱼类排泄物;2)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随水生植物季节性死亡后进入水体;3)底泥:上述的各种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停留时,因各种原因而沉积到池底,并发生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池底重新进入水体。
上述这些污染物,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N、P污染。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包括排出量),将使水质恶化。景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现象有两种:1、水体发生黑臭;2、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产生水华。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各不相同。黑臭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富营养化则主要是水中N、P浓度过高引起。
二)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综述对景观水体水质的整治,包括两个层次的目的:1、使水的表观性
状符合景观要求,如控制水的色度和透明度,抑制水的异味产生,特
f别是防止藻类的大规模滋长;2、使水质指标有大的改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