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强,散射辐射愈弱,则地面接受的太阳总辐射愈强。(6)坡度、坡向:北半球北回归线235°N以北地区,纬度愈高,愈是表现出南坡向阳、北坡背阴,冬季比夏季显著。(7)云一般云愈厚、愈多,太阳直接辐射愈弱,散射辐射的比例增大。六、地面反射影响反射率的因素:1、颜色:深色土壤小于浅色土壤。2、土壤湿度:潮湿土壤小于干燥土壤。3、表面粗糙度:平面大于粗糙面。4、下垫面:新雪表面大于陈雪表面;有雪表面大于裸露表面大于有植被的表面。七、地面辐射(Ee):地面昼夜不停的向外放射辐射能,称为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它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维持其一定温度,大气向外的辐射称大气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亦称净红外辐射影响因素: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云况、风力、海拔、地面状况和植被等。(1)地面温度高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Ee增强,E0也增大;(2)空气温度高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Ea增强,E0减弱;(3)空气湿度大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Ea增强,而E0减弱;(4)云多云厚时,Ee受阻,Ea则显著增强,E0明显减弱地面降温慢。(5)无风或微风的晴夜,地面空气流动混合差,有利于地面辐射冷却降温。
f(6)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大,则Ee增强,Ea减弱,从而E0增大,故高温海拔地区降温快。(7)植被覆盖层下比裸地E0小,降温慢。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也称地面净辐射(B)。八、不同波谱段的生物学意义1、紫外辐射:短波抑制作物生长,杀死病原孢子。波长小于290
m的短紫外线对生物有杀伤作用。长波能促进种子萌发、果实成熟和提高果实品质。2、可见光辐射:对植物生活机能起决定性作用。对有机质合成和植物产量形成有实际意义的波谱段为400760
m的可见光谱区,其中最有效的是红橙光合蓝紫光。3、红外辐射:波长大于1000
m,对植物无特殊效应。波长在7101000
m,是对植物细胞有伸长作用的光谱带。红外辐射主要是增热地面、大气和植物体,为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热量条件。九、日照时间与作物引种(1)纬度相近的相同海拔地区间引种,因日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率大。(2)短日性植物北种南引后,南方生长季内光照时间缩短,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使生育期缩短;而平均温度高,也促进作物发育,光温作用“相互叠加”,作物生育期过短,营养体小,产量低,引种不易成功,应引种晚熟或感光性弱的品种。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