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及编制要求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试行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
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精神和劳动保障部关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议
精神。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其顺利运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
组织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
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要积极推行与生
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
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
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学校负责审核、检
查和重大问题的处理,系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1页共12页
f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各系部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由系部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系主任及合作单位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系部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专业合作培养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系部和企事业单位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实施完成情况,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我校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内容。各系部要继续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要由行业主流企业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和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来自企业的人员应有较大部分。各系应由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在专业建设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顾问、咨询、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要邀请专业指导委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论证工作。此外还要发挥专业指导委员在合作培训、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共同完
第2页共12页
f成有具体内容的互惠双赢的合作项目,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利互助。3、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