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中国教育的发展
热点一:2015年7月25日,山西晋城皇城相府举办了“2015年全国高考状元敕封典礼”。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7省市自治区的10名高考状元接受“康熙皇帝”敕封。高考状元们骑马进入皇城相府御书楼广场,工作人员扮成“康熙皇帝”,敕封他们为“第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每人赏“诏书”一册、人民币1万元,《康熙字典》一函。在教育部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的大环境下,此次“敕封典礼”又明显与商业活动相捆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感。热点二:2015年,教育部规定对偏远、贫困地区考生,试点高校要积极探索选派专家到当地开展考核、实行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另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也大为拓宽:一本高校在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5万人,继续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继续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今年高考的新变化还包括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考试、18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高校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等。
考点1古代教育1儒学教育孔子与教育西汉太学(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教育公平理念。(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3)在学习方法上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虚心好学;要求学生“温故知新”。(4)在学习态度方面,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五经”作为主要教材),在地方设立官学。
2科举制度产生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很多出身低微但有真实才能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做官。(1)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按才能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1)唐太宗:重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举制度。他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以进士科、明经科两科最为重要,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2)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亲自将应试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面试,这是殿试的开始。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考者。录取很多有用人才。学校制度更为健全,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如“西湖书院”“龙眠书院”等均建立于这一时期(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