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形式:开卷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30×130分)1.现在用到的多址方式主要有哪几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2.可以用来改进小尺度时间、空间中接收信号的质量和链路性能的三种技术是:均衡、分集、信道编码。3.在实际情况下,用小区分裂、小区扇形化、覆盖区域逼近等技术来增大蜂窝系统容量。4.多径传输时,接收信号的包络与相位各满足瑞利分布和均匀分布分布,当多径中存在一个起支配作用的直达波时,接收端接收信号的包络满足莱斯分布分布。5.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是:do357hRm+hTmkm,当考虑了空气的非均匀性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后,得修正后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为:do412hRm+
hTmkm。
6.QPSK、OQPSK和π4QPSK的最大相位变化各限制在180°、90°、135°。7.能够对抗多径干扰的另一个原因是还在于无线通信中的扩频通信机理。8.基于纠(检)错编码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前向纠错(FEC)和检错重发ARQ。9.GSM网络中通过引入调频、功率控制、不连续发射等无线链路控制技术来实现扩容。10.CDMA前向广播信道由一个导频信道、一个同步信道和七个寻呼信道等码分信道组成。11.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3G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12.HSUPA技术采用的三种主要的技术是物理层混合重传、基于NodeB的快速调度、2ms传输时间间隔(TTI)短帧传输。二.问答题(5×840分)1.解释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并说明该如何克服。答: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距离
d2)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距离d1,d2d1的到达功率,若
二者功率相近,则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就会造成对接收距离距基站远的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的干扰或抑制,甚至将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淹没。这种现象称为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克服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的措施有两个:一是使两个移动台所用频道拉开必要的间隔;二是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到达基站功率基本一致。由于频率资源紧张,几乎所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对基站和移动终端都采用APC工作方式。
f2.移动通信中信道自动选择方式有哪四种?并解释其中一种信道自动选择方式的工作原理。答:1专用呼叫信道方式。2循环定位方式。3循环不定位方式。4循环分散定位方式。解释循环分散定位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