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洋泾浜英语”和“洋泾浜语言”漫话“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语言”邢台学院吴士异(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洋泾浜英语”指上世纪中期,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的英语。以后,人们又把一些英语词语用音译或音译加意译的方式转换成蹩脚汉语。这些词语虽然蹩脚,但却生动形象,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频繁使用,姑且把它们称作“洋泾浜汉语”。各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同程度地融合进了一些外来语,成为“洋泾浜语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融合,加速了语言文字的融合。这种现象是喜,是忧?我认为是忧喜参半。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不求其纯正,但求其高雅”。
关键词: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汉语语言融合语言大同
“洋泾浜”,原来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所谓“洋泾浜英语”,意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他们往往习惯于用汉语思维的方式来说英语。“洋泾浜”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汉字和英语中的词一一对应,转换成英语句子。因此就出现了“洋泾浜”式的英语(Chi
glish)。Chi
glish本身就是“洋泾浜英语”,它把Chi
eseE
glish缩写为Ch
glish。以后人们都这样说,“Chi
glish”居然约定俗成,成了“洋泾浜英语”的代名词。从传统的角度出发,一般人都强调使用较纯正的语言,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在语言的发展变迁中,各种语言中却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在本世纪前半叶半殖民地民地的上海,与外国人接触的华人中间,洋泾浜英语曾经一度相当活跃。当时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可以说是以随机而遇,随心所欲的方式产生,内部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它们往往因使用的场合不同而不同,因交流对象而异,以满足最低限度的交际需要。人们平时所指的“洋泾浜英语”,实际上应该叫做“洋泾浜汉语”更为确切。严格讲,真正的“洋泾浜英语”指的是按照汉语语法生造出来的不规范的、蹩脚
1
f的英语,比如:接电话时问对方“Youiswhat”(你是什么),洋人不但懂,而且也不以为失礼;保姆哄孩子:“Baby
ocry,babycry,阿妈也cry”(宝宝别哭,宝宝哭了,阿妈也要哭);“lo
gtime
oseeyou”(很久不见
你了。);“giveyousomecollor”给你点颜色看看;threepiecebook(三本书)等。由于当时“洋泾浜英语”在上海的广泛流行,也就逐渐演化出汉语中的“洋泾浜汉语”。“洋泾浜汉语”是指在汉语中使用的由英语翻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