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几经修订,呈现出与老教材迥然相异的各个方面的“新”特点,无不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惬意感。笔者以为,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2.凸显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3.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4.彰显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尤其是文学作品在全套教材高达60%的比重,更是前所未有的。根据高中语文新教材必须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是落实新教材的坚实墓础转变观念是实施新教材的关键。教材是本,教法是宝。使用新教材,必须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本”新观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鼓励人的自立发展为旨趣,以爱为核心,以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为趋向,充分体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有一个致命弊病,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师”本主义,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没有“授人以渔”。叶圣陶曾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①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
第1页
f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还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了。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地思考、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一个学生来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他的主要智慧努力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所以,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新教材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当然,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树立正确而又崭新的教材观。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不是目标,教材只是为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材料,是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例子──即学生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例子和学习写文章的样本。教材是为了给学生以示范和引路,这只是“一掬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江河湖海”。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