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欣赏乐曲前,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诵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开头四句诗来导入新课,接着我再绘声绘色的描述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意境: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在欣赏过程中,随着典雅、优美的曲调的呈现,逐一出现配有诗句的优美图片,学生做到了眼、耳并用。无疑,学生已进入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艺术境界,领略到了音乐与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音乐与美术综合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二者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和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
f力。舒曼曾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美,更好的表现音乐美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我先出示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宾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我再描绘画面的意境:十一个衣衫褴褛、神情各异的纤夫,用胸前套着的纤索,吃力的拖着一只有着高高桅杆的船只负重前行,河滩上留下他们的串串足印”,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让学生在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同时边欣赏歌曲,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如欣赏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我先给学生展示哈特曼的旅行写生画。画面上的两个犹太人,形象对比鲜明:一个肥胖、骄横;一个瘦弱、怯懦。而两个具有明显反差的音乐主题就是根据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肥胖的“富人”,音乐主题含有大跳和短小的停顿,由弦乐和木管乐八度齐奏,显得粗壮、自负;瘦弱的“穷人”,音乐主题采用同音反复,初次出现时用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刻画出战战兢兢,瑟瑟缩缩的形象。学生通过听和看的结合,能更深刻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形象。
三、音乐与舞蹈综合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