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4.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A.太尉B.丞相C.大将D.御史大夫5《史记》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A.蔡伦B.华佗C.张仲景D.汉武帝6.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7.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反映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8.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9.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0.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先后设置或设立了A.西域都护、驻藏大臣D.军机大臣、行省C.伊犁将军、军机大臣D.伊犁将军、行省1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邓世昌12.据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该记载反映的侵略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造成台湾此次离别的历史事件是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