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药材种植GAP的机遇和困惑
“中药”是为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生存繁衍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纯天然药物,目前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种植管理混乱的严峻形势!自国家提出GAP标准化种植以来,很多药企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情况下轰轰烈烈的建起了基地,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到头来得到的效益却不怎么理想。为什么药农看起来是经济作物比农作物效益要好的中药材种植到了企业GAP种植以后效益就不行了呢?下面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共同讨论一下。
但凡家种成功的中药材品种,在没有GAP之前基本都是以家庭式种植为主,以亳州为例,中药材种植历史有上千年之久,种植中药材早已成为亳州农民的一种习惯,从而也让药农总结出了诸多种植技巧。种植药材习惯能保持这么多年肯定与它的种植效益有关,之前农民不管种植农作物还是种植经济作物从来都没有计算过劳动力成本,最多也就拿两种作物简单的做个效益对比。但自从药企加入生产种植以后,中药材的生产成本就改变了以前的计算模式,现在药企把原来有种植药材习惯的部分区域土地承包过来,修上水泥路搞上绿化带打上机井,又把以前有种植药材技巧的农民请回来管理自己的种植基地。问题就出现了,药企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就会把土地承包费用、设施建设投资、肥料农药和人员田间管理费用总的加在一起来计算,结果基本都不挣钱,有的还要赔钱!难道说GAP种植就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吗?。
其实也不是这样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毕竟是一种新型的模式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其前景注定光明,但是要改变企业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中药材种植能否取得满意效果决定因素是人,怎么能用好人我们来继续研讨,首先要企业用好自己的人,自己的信息人员。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市场信息,让他们看准市场做品种种植选择来保证药材产出时的效益。其次企业要用好有种植技巧的农民,为什么自己种地时一亩地能产700多公斤成品的白芍,到了基地就只能产400多公斤了呢?一亩地能产鲜桔梗将近2吨,但到了基地连1吨也产不了呢?从理论上讲基地有先进的设施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又请了有种植技巧的农民,为什么就是没有达到所期望的产量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想想以前的大生产队,听说那时一亩小麦的产量是60公斤左右,当然那时没有现在所用的复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