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进行了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认识,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实现,以及利用协议开发应用系统的方法,提高进行工程设计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体会体系结构分层的思路。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设计结果、正确绘制系统和程序框图。5、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6、课程设计报告书包括: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及论证结果、系统的原理框图、设计程序、实验结果、实验中主要问题及故障现象的分析及设计结论等。附实验数据、系统软硬件环境、使用说明及参考资料。
三、本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共1周,采取集中方式,安排在本学期第18周周一至周五晚即6月18日至6月22日每天晚上,计算机楼实验中心606室、610室。请各班班长于6月25日上午将各班课程设计材料上交于计算机楼312室。具体材料包括:1、纸质课程设计报告1份;2、以班级为单位,提交课程设计源程序电子文件、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文件
f四、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课程设计提供了4个可选题,根据自身的学生学号,按照以下规则可得出自己该做的课题,每个同学需独立完成。
选题数(学号最后两位数MOD4)1
1、设计一利用Socket实现双机通信
目的与要求:利用Wi
Sock来实现双机通信,理解TCP状态机图要求使用Wi
Sock编程,采用其中的TCP面向连接方式,实现文本数据的交换。2、设计二基于Wi
Sock的即时通信软件功能原理模拟
目的与要求:利用Wi
Sock进行点对点通信,工作机制模仿即时通信软件的基本功能,登陆,上线,传递信息等等。分为客户部分和服务器部分两块,客户部分类似一般通信软件例如QQ,服务器部分主要提供客户端用户基本数据配置。3、设计三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简单FTP软件
目的与要求:理解掌握文件传输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