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人物形象分析
花木兰是一位千古赞颂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被人用多种形式流传至今,蜚声海外。以动画片的形式制作的《花木兰》将“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完整而丰满,是一个真实的人。影片无论是在人物活动、语言表达、情节安排、环境设置,还是其他各方面的描写都适应了儿童的心理,把握住了儿童对于文学的接受能力的观赏兴趣和特殊性,因此能够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银屏上,随着剧情的发展,跟着主人公花木兰喜、怒、哀、乐。
花木兰活泼可爱、调皮捣蛋又多鬼主意。她在房里背《四德》准备相亲,但害怕忘了就朱在手臂上。因为背《四德》而忘了喂鸡,待想起来时马上将一根骨头绑在小狗的前面,将一袋米绑在小狗身后,小狗一见有骨头吃马上兴奋起来,拼命地往前跑想吃骨头,可是怎么也吃不上,于是就拖着一袋米撒了一地,鸡也追着狗要吃米。好一幅“鸡飞狗走”的场面,就是花木兰这个捣蛋鬼制造出来的了。
花木兰是善良的。在相亲的路上,她看见一位小女孩的布娃娃被一群男孩抢去,哇哇直哭,她马上为为小女孩夺回了布娃娃。
花木兰也是孝顺的。她知道父母一直为她的终身大事而担忧,背《四德》本不是她的意愿,但她为了不使父母难过,便很认真地背,并抄在手臂上,以防忘记;任由母亲为她梳妆打扮,唱着:“祖宗保佑,为我家族争荣耀,家父会以我为荣。”;相亲又告吹了,见父母伤心落泪,她也暗自神伤:“难道说我的任性伤了大家,我知道如果我再执意做自己,我会让家人伤心。”;匈奴入侵,皇上征兵,花家只有花狐一个男丁。但父亲已老,已无力耍剑,花木兰担心年迈的父亲命丧沙场,雨夜见母亲伤心哭泣,毅然披上父亲的战袍,骑上战马,代父从军。
机智勇敢是花木兰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代父从军,自身是个女儿身,体力自然不及其他士兵,因此训练中总是落后。但她没有气馁,她不甘心,于是她整夜地苦练,终于把校尉交给大家的训练任务完成了,取下了冲天柱子上的箭。整个军队都为此欢呼;遇见了匈奴的军队,敌我双方力量悬殊,马拉的那车炸药被点燃,马拼命地想挣脱,大家只顾逃命,只有花木兰飞奔过去斩断了马缰,救了马;军队里只剩下一枚炸弹了,校尉命令炸匈奴,细心的花木兰观察到在匈奴军队的上方有座雪山,她抱起炮弹,冒着生命危险向匈奴的军队冲过去,及时炸断了雪山的一角,沙石混着雪淹埋了匈奴的军队;校尉来不及躲藏,被大雪冲走,她奋不顾身地在茫茫翻滚的雪中寻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