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2005年4月27日,我国第十届全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第一部人事管理方面的法律,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空白,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公随着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一、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含义
(一)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概念:公务员激励机制,指的是政府引导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行政资源分配给公务员或行政组织的过程。(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分类:从激励的功能效用来看,激励机制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从激励的方式方法来看,激励机制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激励的角度因素来看,激励机制可以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
二、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物质激励手段单一,结构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公务员工资开始与市场接轨,经过多次的公务员加薪,我国公务员的收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缺乏更多的有效手段选择,更多的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选择。在住房等原有福利货币化、市场化的同时,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薪酬制度。我国公务员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其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构成,而在公务员的收入中,还包括奖金、津贴等,这些构成的比例不合理。不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公务员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差别。现行的工资制度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才能,难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激励能干的、高效的、有才干的,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二)精神激励常常流于形式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公务员的精神激励,公务员被置于公仆地位,不能明确地追求个人利益,而只能多讲奉献、少谈利益。这种不科学的人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公务员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存在,由此产生的政治宣传和教育脱离了实际,千辛万苦树立的模范代表却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时间一久,公务员对此产生怀疑,即使是确有其人、
f确有其事,也往往会被认为“又是吹捧出来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