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之广陵》教材正文(教材图片或教材文字):试讲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随文进行字词讲解,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教案设计: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f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你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诗来。(李白《赠汪伦》、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揭题导入同学们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的诗呢,古代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写送别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有无
f数文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今天的课文《古诗两首》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3回忆学习古诗方法。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4.揭题释题。(知诗人)(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浩”三点水三点位置要摆好,右边“一口咬掉牛尾巴”。“陵”要特别注意右边“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跟老师把“陵”右边再写一遍,下课了还能记住这个字么?(是的,课堂学得好,课后不用学)(2)简介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生自由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李白(701年2月28日-76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