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依据《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文本,具体说明司马光等历史家在刻画曹
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鲁肃、黄盖等人物时采用了哪两种主要手法?
请一一填写下表空格举例说明。
人物
记言
手法
行为描写
曹操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
于吴。”
曹操的战书,虽只有三句话,却和
盘托出了他那踌躇满志、轻率狂妄、
刘备孙权
诸葛亮
不可一世的神态。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投之。”诸葛亮欲用激将法使孙权下决心抗孙权在决策过程中的看似“犹豫”的行为,曹“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正是其深思熟虑的表现。世……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表现为三个考察:一是考察曹军虚实和同能复为之下乎?”孙权则一言挑明:盟刘备的实力。“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为了了解曹军。受制于人,吾计决矣!”显示了立即召见诸葛亮。其英雄气概,并进而机智的询问刘备一方还有多少实力:“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当听到诸葛亮介绍刘备尚有二万多兵,并听了曹军的种种不利因素之后,“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孙权与人谈话,开始很谨慎,不露锋芒,一旦决断,就口口声声骂曹操为“汉贼”“老贼”,势不两立,态度十分坚决。谨慎而又有决断,这在孙权身上完全是统一的他行前对刘备说的是“事急矣,请诸葛亮是刘备的使者,以友军代表的身分
1
f周瑜鲁肃黄盖
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对孙权进言,必须保持不亢不卑的态度。
事实也是如此,但对孙权,他从不
明提“求救”二字,而是一味动员
孙权拒曹,因为只要孙权拒曹,刘
备就自然得救了,只要能借孙权的
力量击败曹操,刘备就可以乘机为
自己争得地盘了。
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
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
打了败仗,他采用激将法劝告孙权;
鲁肃劝孙权“不能迎操”的言谈话
语,处处为孙权考虑,推心置腹地
向孙权陈述利害
周瑜是东吴主将,说话慷慨豪迈,和鲁肃的语气又不相同。鲁肃反复说的是不能“迎曹”,周瑜
他主动要求率军出战,充分表现了一个大将的才略和勇气。周瑜有见识,有才干,有胆量,他反复地为孙权分析形势,并以胜利的信心坚定抗
则口口声声要“禽操”“破曹”。曹意志,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