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了重点关注对象。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教育心理学,积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有足够的交流沟通和学习空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通常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工作者在自觉的情况下所衍生出的一种产物,将主观的政治思想与客观的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我们将此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确切的说,思想政治教育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思想政治路线,即政治教育者本身为静态,而实现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具体措施即为动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政治思想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生内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长久发展。同时,政治思想、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均受其影响,并起到了调节和管理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不仅仅是喊口号,它是对学生思想的包装,并存在一定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努力实现创新型教学模式1。
f二、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心理学一直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它不仅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还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并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但是,想要教育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好地配合。情感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心态积极与否,如果受教育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配合教育者,那么必定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心理法,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的主动性和教学效率,并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状况,这样更易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情感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教育方法,并成功地将教育理念转化为理想理念,使学生具备成熟的思想意识和学习目标,进而具备更加完善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三、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一)主体性原则。教育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