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响度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音色:声音的音质(也叫音品)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也就不同。利用音色可以分辨发声体。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波形。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声音的分类1、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2、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乐音也可能成为噪音。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噪音的控制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噪音的传播防止噪音进入耳朵。
f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声的利用1、声能够传递信息。(声钠:声音导航和测距)2、声能够传递能量。
跟踪练习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
A.赶快将门窗关紧;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B.用棉花塞住耳朵;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4.“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5.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
A.蝴蝶翅膀软,声音的响度太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
C.蝴蝶翅膀振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6.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D.以上都不对。
7.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