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思想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含义:融合阴阳家、和法家思想①根据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为加强君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f③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提出相应措施,用以改变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2.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及其影响: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③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三、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它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二程的主张: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朱熹的主张:①“理气论”。主张先有理后有气,这是一种唯心的观点。②“心性论”。人们应克制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2.王阳明的心学:(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把理学发展到心学。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四、明清之际的儒学1.李贽的思想主张:(明朝后期的思想家)著作有《焚书》《藏书》等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的思想主张共同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
f想。(黄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提出“保天下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