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作者:于新刚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3期
摘要:本文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个方面改进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问题;教学方法
自动控制技术1在当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极大了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是靠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的;生活中洗衣机、空调、厕所里的水箱水位等也是依靠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自动控制学是研究自动控制技术共同规律的理论性很强兼有实践性的技术科学。美国著名的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1948年发表了《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形成了完整的控制理论体系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是研究线性定常系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分析和设计。本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包括控制系统模型、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根轨迹法、线性系统频域分析法以及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强、基础知识面很广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新的概念、原理和掌握控制系统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设计方法2。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困难较大,学习效果不佳。以我院15级测控专业某班为例,全班共计44人,20172018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有23人不及格,及格率仅为477,超过一半的人学习成绩不达标。本文针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和学习方法35上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相关前备基础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之前,学生应掌握基础课程的学习,如《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路》、《计算机组成》、《理论力学》等。而这些基础学习难度比较大,理论水平也很深。经过与该班学生沟通,一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课程的时候智能勉强通过考试,掌握知识很不扎实。而这些基础课程对于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又很重要,起到基础性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顺利学习做好准备。同时,作为任课老师可以有重点的辅助学生回忆、复习《自动控制原理》需要的基础课程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