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国际竞争力。选、采、冶主要工艺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已陆续出口。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色金属技术装备纯进口国向出口国迈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色金属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还不是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2、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稳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差距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强烈制约。因此,要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克服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
f环境和高技术产品开发的重大问题。(1)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常用的大宗有色金属铜、铝、铅、锌等资源紧缺,现已探明的储量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保障程度差。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四少四多”的特点。即:大矿少,中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单一矿少,复杂共生矿多;露天矿少,难采地下矿多。因而,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安全隐患严重。资源开发利用各工序均有较大的金属损失,即金属回收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金属资源采选综合回收率低不足60,共伴生组分综合回收率不足35。2006年,我国矿山当年已开发的资源中则分别有50万吨铜、49万吨铅、1425万吨锌、46万吨镍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国内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不理想。2007年二次资源回收的再生金属铜1136万吨、铝2751万吨和铅651万吨的产量占有色金属总产量分别为325、18和233(注:铜、铝包括进口的二次资源在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与工业发达国家相差更远。(2)能耗总量快速增长、节能技术急待突破能耗总量快速增长、有色金属由于其矿物的特点致使生产工艺较其它工业复杂,且能耗较高。200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年消费标准煤已经超过7411万吨,同比增长1554,约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8。消耗电力21077亿千瓦时、煤炭42078万吨。有色金属产品单位能耗较高,平均每生产一吨有色金属约需消耗标准煤313吨。冶炼是有色金属生产中耗能最大的环节,铝冶炼又是最大的耗能户。2008年我国电解铝平均交流电耗14323千瓦时吨,2007年生产电解铝耗电约1820亿千瓦时,约占国内电力总消费量的556。2007年整个铝工业总耗能在3954万吨标煤(按新折标系数1度电01229千克标准煤),约占有色金属工业总耗能的534以上(按老折标系数1度电040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