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何种形式的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一审清条件限制:
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二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
三识破“陷阱”巧解题
1识破“条件陷阱”,提高审题能力
历史选择题不同于材料题和问答题,其特点之一是审题即是答题。因此,提高审题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审题时,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等限制条件都要看懂、审清,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条件陷阱”,造成失分。
f【例1】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b、张之洞c、王韬d、梁启超
解析:历史选择题,有时由于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较多,考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本题题干中的限定词有“近代中国”、“制度层面”和“较早”三个。根据“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排除a、b,根据“较早”可排除d,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等主张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正确答案是c。
2辩别“似是而非”,增强再现能力
历史试题的命题者通常针对考生易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