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陕南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
作者:贾学斌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6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秦巴山区资源、交通、山水等独特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优势。认为陕南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走生态立县之路,以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为契机走产业强县之路,以生态美山水美为支撑走旅游兴县之路。【关键词】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秦指秦岭,巴指巴山。秦巴山区就是指秦岭与大巴山一带,汉水上游的山区县。秦巴山区有众多的小盆地和山间谷地相连接,其中以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汉阴盆地、商丹盆地和商南盆地而著称。这些盆地气候温和是陕南的主要产粮区;秦巴山区又是长江上游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汉江水源地,这里的山、水、林、草资源及土特产品,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南部的巴山地区,群山毗连,山峦叠障,奇山秀水,碧波荡漾;专家调查确认,这里有种子种植三千余种,野生动物约百余种,陕南山区县盛产蚕丝、蓖麻、茶叶、生漆、桐油等数十种土特产品及杜仲、天麻、厚朴、等珍贵中药材,陕南水资源具有独特优势,资源丰富,分布合理,是“一江清水送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陕南交通十分发达,包茂高速,十天高速,京昆高速,南北、东西大通道经过陕南各县区境内310、311等国道、省道连通各县,汉江贯穿三市,汉中、安康、又是铁路枢纽,通讯便捷,县、镇、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为陕南快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新阶段发展新要求,以“五位一体”新的总体布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陕南秦巴山区特点,政策导向,陕南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要保护和发展好青山绿水,加大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将促进产业建设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作为中心任务,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循环科学发展良好格局。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走生态立县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