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
人类致病病毒是一种核酸颗粒结构极为简单多数缺乏酶系统只能依赖宿主细胞复制其核酸和蛋白质然后装配成病毒颗粒而增殖。病毒感染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据不完全统计,约60%流行性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迄今,全世界已发现的病毒超过3000种,而且新的病毒还在不断被发现。2002年8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病毒学大会上,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提出的第7份报告收录了3600多种病毒,其中使人类致病的病毒有1200多种,分为29个科,7个亚科,53个属。
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至今仍缺乏专属性强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如下几类:抑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剂;针对临床症状的止咳、镇痛、解热和消炎等治疗药;防止继发感染的抗感染药;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及阻断病毒传播的消毒药等。
本文主要介绍抑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抗病毒药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病毒抑制剂(virustaticage
tis),不能直接杀灭病毒和破坏病毒体,否则也会损伤宿主细胞。抗病毒药的作用在于抑制病毒的繁殖,使宿主免疫系统抵御病毒侵袭,修复被破坏的组织,或者缓和病情使之不出现临床症状。至今,某些病毒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和狂犬病还没有抗病毒治疗药,只能靠疫苗预防,一旦错过防疫期,后果十分严重。
近年来新的抗病毒药不断出现但是病毒性感染的发病率仍持续不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及其病原病毒的出现对抗病毒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紧迫的要求随着临床应用的曰益广泛医生和患者对抗病毒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抗病毒药的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发病率高、危害大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根据类型及作用特点对抗病毒药物进行综述。
1、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
肝炎病毒感染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治疗学难题在肝炎病毒中的乙型HBV、丙型HCV和丁型HDV在急性感染后有80以上会转为慢性其中20若持续感染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其中的1~5转为肝癌。
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为嗜肝病毒全世界超过3亿人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患上慢性肝炎进而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该病毒感染为排名第九的世界范围内最常见致死病因。
国外对治疗病毒性肝炎新药的研制侧重于开发抗肝炎病毒药。80年代曾进行试验的阿糖腺苷、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齐多夫定因疗效不佳,毒性反应大,在国外已不再用于治疗乙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