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就地就便取材的蘑菇产业,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利用废弃的稻草培育蘑菇,推广地栽蘑菇。新的种植方法不仅省工时、省配料、省木材,而且蘑菇品质好、效益高。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该县万崇镇上罗村3户农户合伙栽培蘑菇2200平方米,扣除栽培成本15万元和菇棚折旧费3000元,当年纯收入就达36000
f元。发展蘑菇产业不仅菇农增加了收入,还吸收了15万个农村劳力就业,劳动工资达450万元,平均每个农村人口增收近20元。江西省乐安县逐步形成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蘑菇产业链,成为全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菇农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按照全县2005年新增200亩地栽蘑菇计算,仅木材就可节约8000多立方米,加上其他各环节的成本,可节约资金300多万元。2006年,该县确定把发展蘑菇产业、壮大蘑菇协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产品取得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志,发展会员305人,蘑菇种植面积36万平方米,总产1200多吨,产值600余万元,带动农户420户,户均增收6000元,蘑菇已成为种植乡镇的主导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助推器。菇农杨汉民给记者算过一笔账:原来他家用杉木大棚种蘑菇,每平方米产菇7公斤,按每公斤28元计,获利约20元,而去年他试种了几分田的地栽蘑菇,每平方米可产蘑菇10公斤,获利近30元。今年按广西技术员教的新方法,一亩地栽蘑菇至少可产菇4000公斤,收入过万元,除去各种开支,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最主要的是地栽蘑菇每亩可比棚栽蘑菇节省木材三分之二以上,省工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菌渣可以作为来年稻田的肥料,真是一举多材料二、回顾江西乐安县蘑菇产业发展之路,无论是增收农民还是各级领导,都不难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科技投入无疑是该县蘑菇生产发展壮大的关键。
f蘑菇刚刚引进乐安县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期,附近农民看到蘑菇的收益丰厚,纷纷投入蘑菇种植之中。但是由于对种植技术的认识不足,很多菇农种出的蘑菇质量很差,不但没能够达到预期的收入,甚至还损失了成本。在县蘑菇产业协会的推动下,该县将提高菇农的生产技术作为发展蘑菇产业的首要问题来抓。先后邀请省农科院微生所研究员到各产菇乡镇巡回作现场讲课、指导,举办培训班,培训协会会员、菇农和村组干部4000多人次;聘请福建、广西等地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协会技术人员包户指导,帮助菇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经常组织会员相互交流学习种植经验或外地参观学习,提高蘑菇种植水平;编印蘑菇生产技术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