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国柔然
柔然威震漠北的汗国“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服属。一个奴隶开创的王国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大漠草原上,曾经活跃着一个辉煌的古国柔然国。柔然国是鲜卑族的一支,在五世纪至六世纪在蒙古高原上过着游牧生活。国家最为强大时,疆域北到贝加尔湖畔,南到阴山南麓,东北到达大兴安岭,西部与准噶尔盆地相接,还曾到过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柔然建国的始祖是木骨闾,幼年曾经被鲜卑拓跋部擒获,沦为奴隶。他后来成长为一个身材健壮、足智多谋的并怀有远大志向的青年,并因此而免去奴隶身份,又因为骁勇善战而被升为骑兵。后来,木骨闾因犯了过错应受到斩刑的处罚而被迫出逃,并在逃亡途中因自己的名望而积聚的了一百多人的力量。他逃到到阴山之北一带,投靠
f了统治那里的少数民族,并在那里不断的扩充着自己的势力。后世子孙因“郁久闾”是“木骨闾”的变声,故以“郁久闾”为姓,是柔然王族的姓氏。木骨闾死后,他的儿子车鹿会比他更加彪勇善战,不断兼并其他部落,势力大增,拥有不少部众和财富。车鹿会觉得自己部落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就自称为柔然,附属于北魏,部落首领称为大人。“柔然”一词起源于阿尔泰语,意思是聪敏、贤明和礼义、法则。柔然国每年要向北魏进贡许多牲畜和名贵动物的皮毛。柔然汗国正式建国是在北魏天兴五年,即公元402年,社仑建号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汗国是一个雄踞大漠南北、流沙东西的强大游牧奴隶制国家,国家前后共经历了十九位君王,持续152年。柔然的政治制度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很相似,最高统治者称可汗,可汗下面设置辅佐可汗官吏国家事务。每一任可汗都有专门的称呼,即国号。如可汗社仑为柔然的开国之主,号为“丘豆伐”,就是驾驭开张的意思,暗喻一国的开国君主。不仅如此,柔然国的大臣也都具有自己的号,如“莫弗”是勇健者、酋长的意思,“莫缘”是圣人的意思。柔然国设置了不同的官职来管理全国事务,比如国相、国师、俟力发、吐豆发、俟利、吐豆登、俟斤等等。国相主要掌管行政、外交,是文官的首领,与汉族政权中的丞相作用基本相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