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建立执法监管部门间涉嫌违法线索移送制度。
二、重点工作(一)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清单制度
f按照“凡进必受监督”的原则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要求,各部门(单位)都要结合权责清单体系建设编制市场监管清单,将相关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具有审批性质的其他事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监管清单,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范围、监管措施、监管依据、监管标准、监管程序,厘清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实现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无缝对接。监管清单以外的市场主体实行企业自律并承担市场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履行事中事后监管主体责任。
责任单位:县编办(县职转办)、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府法制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大力推行分类分级监管根据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风险程度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结合安全生产建设情况、质量安全、事故隐患等,探索将市场主体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一级为风险程度最高,二级为风险程度较高,三级为风险程度轻微。对三级市场主体以自我管理为主,“双随机”抽查为辅;对二级市场主体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我约束,以实施“双随机”抽查为主要措施,加强必要监管;对一级市场主体要采取网格化管理和“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监管,网格化管理要全覆盖、无死角,随机抽查要提高抽查频率、强化监管链条、公开违法记录,并采取案后回查、约见谈话等监管措施织密扎牢监管网。
f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食药局、县安监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检查对象名录库,随机抽查细则),加快实现工商登记信息与省市部门电脑摇号系统无缝对接,并将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体系。要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积极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进一步优化执法检查方式,推进“菜单式”执法创新,打造监管工作升级版。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编办(县职转办)、县网信办、县政府法制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实施《X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按照守信企业一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