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厂的污泥或来自粪便处理设施的残渣,但
含水率不应超过70,污泥和残渣进量不应超过当天全部垃圾处理量的5并不应影响其他工艺正常运行。接收来自粪便处理设施的残渣应立即进行覆盖。52521填埋作业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根据垃圾量、垃圾种类、垃圾成分、填埋作业区场
地条件、填埋机械设备条件等因素制定分区、分类填埋方案和年、月填埋作业计
f划并执行,生活垃圾不应在填埋区无序填埋。分区方案应有利于渗沥液控制及填埋工艺的执行。522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根据分区、单元情况逐区、逐层进行垃圾填埋作业,
垃圾填埋作业单元应控制在较小面积范围内,填埋场应准备雨季填埋作业区。垃圾进场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垃圾的摊铺、压实、覆盖工作。523地面以上填埋作业时,应先修筑垃圾作业边堤;距离堆体边缘30m
范围内,边堤高度应始终高于垃圾堆体高度;边堤材料可选用素土或建筑渣土并压实,压实度应不低于90,边堤的外坡坡度应为1:3,有效厚度应不低于05m。524垃圾摊铺作业层上面及侧面均需进行压实,采用薄层压实的方式进行
压实作业,垃圾摊铺层厚度宜控制在05m~06m,最厚不应超过10m,压实后垃圾的密度应大于09tm3(按年核算),未配备压实机的小型填埋场压实密度应大于08tm3(按年核算)。525经薄层压实作业形成的垃圾填埋作业层每2m进行一次覆盖,雨季可
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4m。填埋作业过程中应减少垃圾暴露面积,控制垃圾暴露比小于1:1,覆盖材料可选用素土、渣土、建筑垃圾、细垃圾(15mm以下)、垃圾堆肥、膜材料(覆盖材料不应影响渗沥液导排和填埋气收集)。526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控制轻质垃圾的飘离,不应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应设置固定或移动式轻质垃圾防飞散设施,固定式防飞散设施迁移应选择在6月~9月份进行并完成,对飘离作业面的轻质垃圾随时清理。53531532填埋堆体垃圾堆体的高度超出地面高度时,垃圾堆体外坡坡度应为1:3。及时修复垃圾堆体边坡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总容量大于100万
m3、地面以上垃圾堆体高度超过5m时应对堆体沉降情况进行观测,观测点不少于4个,每季度观测1次。当主要沉降发生完成后(年度沉降量小于3‰)进行最终覆盖和绿化,最终覆盖应按照CJJ17的规定执行,垃圾堆体进行最终覆盖后应保证绿化的完整。54541填埋气收集处理垃圾填埋厚度大于6m或垃圾总填埋容量大于50万m3的垃圾卫生填
埋场应设置导气管,对垃圾堆体产生的填埋气进行导排。
f542
在垃圾卫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