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城市中心和具有历史文化内涵调查中发现广大被调查人认为要成为城市“零坐标”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能代表城市的中心地区,550人中有525人选择了该项;其二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400人选择了这项。另外,有182人觉得作为城市“零坐标”的建筑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较高知名度。所以尽管紫薇园存在其劣势,但它还是取得了广大调查者的认可,有360人满意紫薇园当选杭州的“零坐标”。
二、历史上的紫薇园
紫薇园坐标原点位于杭州市上城区,靠近吴山广场和清河坊街。据杭州市规划局介绍,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地理位置中心,也是浙江省地理位置中心,整个浙江省地图的测绘就是以紫薇园为中心坐标引出去的。紫薇园本来就
2
f是杭州城市的坐标原点已沿用95年,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城市测量坐标原点之一。它能够通过评选成为杭州的“零坐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紫薇园坐标原点作为老城中心,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历史想象,它的历史地位非常高。紫薇园因此处在明朝时有紫薇楼而得名,紫薇楼附近从南宋开始就是杭州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南宋时紫薇园曾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散学的国子监监生们照例分了两拨人,他们的去处分别是西湖边和吴山脚下。对于苦读好学的国子监监生们,离国子监(南宋国子监所在地为今延安路中段,前浙大湖滨校区)不足一公里之内的吴山脚下,有一个十分吸引他们的地方“道山堂”。道山堂是南宋秘书省的所在地,按照现在人的解释,那里是当时国家的图书管理机构和藏书处所国家图书馆。道山堂规模宏大,东西三十八步,南北二百步,有贮藏图书、书画和碑刻的库房多处。经过90多年南宋王朝的经营,道山堂的规模更为宏大了。明朝时紫薇园是浙江省政府的所在地。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海瑞出任浙江淳安知县。从踏进杭州海瑞几乎每年都要出入的一个场所,就是吴山脚下的布政使司署了。吴山脚下建有紫薇楼,但是当时的老百姓习惯把这里叫做布政使司署,按照现在的说法,当时那里是浙江省省府所在地。就像现在的淳安县委书记一样,当年的海瑞,每年总要到省政府开几次会。明田汝成《西湖浏览志》记载:“司内有紫薇楼,门外百狮池,皆宋元故称。”说的是,浙江布政使司署里面就有这紫薇楼。而后此地的命名,都延续了这个名字。清朝时紫薇园成为了省财政金库。清嘉庆年间之后,杭州城的人们开始了一种新的游乐活动。在当时吴山脚边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