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短期均衡汇率将趋于长期均衡汇率水平。我国汇率制度发展历程。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但是,1994年确定的汇率制度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汇率变化缺乏弹性、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健全、形
f成汇率的外汇市场不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的外汇储备与日俱增到2005年6月末已经达到了7110亿美元。国际收支的不均衡虽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拥有美元就是美国的债主),但巨大的美元储备如果利用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如美元贬值),对迫切需要发展的中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于是我国进行了外汇制度的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对国家经济产生诸多重要的影响。1、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本币的贬值有利于该国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是本币贬值最重要的影响,也是一国货币当局降低本币对外汇率经常要考虑的方面。但只有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贬值国的出口需求弹性才会逐渐增加,其贸易差额状况才会得到改善。由于汇率变动是双向的,本币汇率下降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上升,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经济增长减缓的现象,由此招致其他国家的抵制和报复。
f2、汇率变动的资本流动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汇率下跌可使等量的外币购买到比以前更多的劳务和生产原料,从而引起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如果人们预计一国货币贬值是短暂的,那么它可能吸引长期资本流入该国,因为该国货币增值后,其投入就会升值;如果人们认为一国货币贬值是长期的,那么它对资本流动的作用刚好相反。同时,当一国货币贬值时,以该国货币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相对价值就会下降,人们就会用该国货币兑换他国货币,将资本大量移往国外,以寻求资本保值和增值。另外,本币贬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