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震中的父与子》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盐仓中心小学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本单元几篇课文表现并赞美了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三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在地震中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援的能力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务指挥,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3、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理解信念和父爱的伟大力量。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在地震中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援的能力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务指挥,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
蹇小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
f2、教师和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材料。3、教师准备课件。(课件,《清晨》音乐、朗读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创设情景,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还记忆犹新吧!(播放图片)说说看过后有什么感想?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同样顽强的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读课文,1.默读课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