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共5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9.(6分)甲基橙和酚酞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溶剂沿甲基橙和酚酞会以不同的速率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通过该原理将甲基橙和酚酞从混合溶液A中分离开来:步骤Ⅰ把01g甲基橙和01g酚酞溶解在10mL60的乙醇溶液里,配制混合溶液A;另将10mL乙醇和4mL浓氨水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溶液B;步骤Ⅱ在一张圆形滤纸中心扎一小孔,将细纸芯插入滤纸中央(如图)。在距滤纸中心约1cm的圆周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A溶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步骤Ⅲ将滤纸覆盖在盛有B溶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溶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逐渐向外扩散,形成黄环;步骤Ⅳ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二分之一时,取下滤纸,等滤纸稍干后,喷上较浓的NaOH溶液,通过现象判断分离的效果。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
f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_________,若分离淀粉胶体与氯化钠的混合液则可选用______法;(2)步骤Ⅱ中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_____________笔填“钢”或“铅”;(3)步骤Ⅳ中喷洒NaOH溶液后,若观察到的现象是“内部为黄环,外部为红环”,这说明实验中________在滤纸上移动速率更快(填“甲基橙”或“酚酞”);(4)他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分离的效果。20.(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浸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
△
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实验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