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农垦齐分局克山农场○○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认真贯彻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过程中,通过反复调研、查摆和找准了影响制约我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为破解发展难题,想办法、定措施,推进“四一”计划,构建管理区“四区”格局,整体搬迁居民点,发展绿色经济、高效经济,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力度、人才引进、落地人才培养上形成了共识;找准了在产业发展上的定位,要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首要发展是农业,重点发展是畜牧业,要依托马铃薯产业拉动,千方百计增加人均收入,把着力点放在百姓致富上。按照分局党委确定的以“六强”目标,加快工业强场建设,认真实施总局党委确定的跨越工程,加快建设中国北方马铃薯之都的步伐,开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一、克山农场实施跨越工程、实现倍增计划的优势㈠、土地资源优势㈠、土地资源优势克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麓,松嫩平原东北部,位于讷河和克山两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25°07′40″~125°37′30″北纬48°11′15″~48°24′07″。土地面积52.7万亩,耕地面积408万亩,林地92万亩;地势丘陵漫岗,土质肥沃,耕地连片,水源充足,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适宜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和马铃薯,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
1
f良好自然条件。经多年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排灌通畅,林成网、地成块,具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条件。粮食商品率达9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部耕地获得了黑龙江省绿办颁发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证书。近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产量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2万亩,总产42万吨,总效益2237万元;2007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9万亩,总产44万吨,总效益2876万元;2008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l81万亩,总产52万吨,总效益4749万元。㈡、生态环境优势㈡、生态环境优势克山农场远离中心城市、远离工业区,这里地洁物美,天蓝水清,农场区域内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均达到了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特别是适合生产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主导农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并被国家列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示范基地,可为相关产业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原料。㈢、科技优势克山农场多年来注重科技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现有在职工农业科技人员162人,高级职称4人。科研机构健全,农业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