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监管大数据库。危化品物流多是跨区域运输,不同区域间的危化品通行政策不统一。比如,江苏省要求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凌晨2时至5时高速公路限行,而在吉林省要求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晚18时至次日早6时禁止上路。危化品进出口贸易涉及到多式联运,但是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容乐观。铁路和公路,港口和公路间缺乏危化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存在同一集装箱危化品在不同运输方式间转换时信息被篡改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对于企业危化品实时信息掌握不够,数据没有进行云存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抢险救援过
f程中对于企业台帐里的危险品种类、数量和仓库布局都缺乏信息支撑,对抢险救援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二)国际经验从2010年至今,全球约有13000个危化品爆炸事故,危化品物流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危化品物流事故频发后,通过提高标准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危化品物流风险进行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危化品仓储标准仍需提高。2013年美国德克萨斯州“417”大爆炸事故,爆炸地点周边四个街区被完全摧毁,引发21级地震,50栋公寓楼只剩框架。事后美国消防局、德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门以及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共同对事故进行调查,发现事发工厂硝酸铵仓储间距不符合标准。美国化学安全和危险调查委员会事后调查了全美1351家化工企业,对不符合30英尺(约9米)以上仓储距离标准的硝酸铵仓储企业进行处罚。上文提到我国相关标准仅要求垛与垛间距大于1米,主要信道宽大于2米,都远低于美国9米的标准。二是危化品物流“互联网”大数据库有待建立。美国为了对危化品物流风险进行预警评估,十分重视对危化品物流信息的采集工作,专门出台了要求企业上传危化品物流数据信息的联邦标准(FEDSTD313),要求危化品安全相关信息、运输信息等必须按照标准制定的信息表格(MSDS)定期提供给政府主管部门,并将数据信息提交到专门的危化品管理信息系统(HMIRS),如违反规定的企业主将被处以最高10年监禁和1万美元罚款。我国暂时没有全国性的危化品物流信息系统,不能实时掌握企业危化品相关信息,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没有数据信息支撑。
f二、“互联网”的预警功能实现“互联网”运用到构建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中,是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建立包含危化品物流中运输、仓储各个风险控制环节的大数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