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李佳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
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
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
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
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
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相关介绍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
后人尊称为“亚圣”。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2《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南宋朱熹把
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
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
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3解题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注意朗读停顿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出示重点字词,注意字音字意
畎quǎ
亩:田间水沟
傅说yuè胶鬲gé
拂fú乱:违反、阻挠
曾zē
g通“增”,增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f衡,通“横”,梗塞,不顺例句:衡于虑
拂bì通“弼”,辅佐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