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要表现在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显著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城镇化质量也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城镇化质量也较低。表3显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419、04860、04632、04643。从城镇化质量指数排序情况来看,前20位中有17个东部城市(占85),仅有1个东北城市和2个西部城市;而在后20位中,只有3个东部城市,有8个中部城市(占40)和9个西部城市(占45)。
城镇化质量的规模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越大城镇化质量越高,主要是因为大城市往往集聚更多的资源,从而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贡献较大。表3显示,人口200万以上、100200万、50100万、2050万、20万以下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920、05368、04825、04680、04496。从城镇化质量指数排序情况来看,前20位的城市中有11个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占55),另有5个100200万的城市(25),1个50100万的城市,3个2050万的城市;后20位的城市中有15个50万人口以下城市(占75),5个50100万的城市(占25)。
表2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
ff2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的比较
f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前7位的城市人口城镇化率高于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前20位中的其他13个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也都高于76,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如表4所示)。与城镇化质量指数比较,城镇化水平前20位的城市中,有深圳市、克拉玛依市、佛山市、上海市、东莞市、厦门市、中山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南京市等11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指数也处于前20位(占55),这些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比较协调;而乌海市(城镇化水平居第4位,而城镇化质量指数居62位)、嘉峪关市(城镇化水平居第5位,而城镇化质量指数居82位)、太原市(城镇化水平居第13位,而城镇化质量指数居80位)、鹤岗市(城镇化水平居第14位,而城镇化质量指数居186位)、伊春市(城镇化水平居第16位,而城镇化质量指数居243位)、兰州市(城镇化水平居第20位,而城镇化质量指数居104位)的城镇化质量则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另外3个城市城镇化质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这些城市在未来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对于城镇化水平处于后20位的城市,其人口城镇化率均小于或等于30,尚未进入或刚好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