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墙面出现水平收缩裂缝故其间距通常取200mm最小直径8mm仅需满足最小配筋率不必随意提高其配筋量)442应合理布置剪力墙、截面取值应合理使其配筋由构造配筋而不是内力控制配筋这样其节点区主筋、箍筋以及墙段的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都按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置。443结构设计中应严格区分抗震墙的加强部位和非加强部位。
f444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一般情况下均为构造钢筋,在设计时只需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即可,不必随意放大配筋。(竖向分布钢筋主要作用为固定水平分布钢筋,防止墙体出现水平裂缝,通常间距取200mm,最小直径取8mm)545高规对短肢剪力墙结构须提高其抗震等级和全截面纵筋的配筋率在底部加强区和其他部分分别不宜小于12%,10%规定的前提条件,是基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不是则可不执行该条文。55基础551基础方案应“因地制宜”,必须根据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性的高低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能够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优先选用天然地基上的基础。(相同类型的建筑物所处的场地情况和基础型式不同,其用钢量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当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时,其基础用钢量就很少,相反则较多,这“多”与“少”的差别有时为十几或几十个百分点,有时则可能是数倍。建筑物能采用天然地基基础而不必采用桩基础,从技术角度衡量是先进的,但从材料耗用量特别是用钢量方面,有时采用桩基础反而更经济,对这一点许多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都有切身体会。因此,在比较建筑物单位面积用钢量时,必须将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分别计算,否则将得不出实质性的结论。)452灌注桩配筋:桩基规范规定:桩径为03~2m时,正截面配筋可取065~02%。以考虑施工的便利。可按如下人工挖孔桩配筋表选用。
f453基桩的配筋长度,应遵循一般规定和遇到特殊地质条件的特殊要求如:纵筋须穿越可液化和软弱土层等。钢筋长度却由抗拔控制,在满足抗拔计算要求后,若理论计算满足抗拔的桩长距桩底尚有一定深度,纵筋可不必要求一通到底。454桩基规范明确规定:除了两桩承台和条形承台梁的纵筋须按照混凝土规
范2中表951执行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外,其它情况均可按照015控制。对联合承台或桩筏基础的筏板应按照整体受力分析的结果,采用“通长筋附加筋”的方式予以设计。对承台侧面的分布钢筋,采用12300的构造钢筋。(为满足承台受剪受冲切,设计中应从加大承台厚度或提高承台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