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时间。29、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时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30、种群的衰落:指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捕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当一个地域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迁出大于迁入,R01,r呈现负值后,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得不到恢复,种群就会衰落,进而消亡。3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2、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果因子对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等参数产生的影响在各水平种群密度下都是均一的,即其所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则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33、密度制约因子:有些因素对种群初级参数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密切相关,当种群密度达到很高时,这些因素的不足会加剧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竞争作用,从而导致种群增长率的下降,这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大小决定于种群密度的高低,称为密度制约因子。34、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35、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36、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37、集合种群动态:是指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f2、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1、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2、物种:3、基因库: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构成种群的基因库。4、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5、多态现象:种群在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态现象。6、地理变异:指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有显著的差异,称为地理变异。7、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表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8、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9、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过了瓶颈。10、建立者种群: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的种群叫建立者种群。11、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的差异越来越大。此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