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陈晓宏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社会需求的不仅是有学识、有技能的人员,同时更需要有学习能力、有组织能力的人才。本文基于目前中职机械类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做中学做中教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
16720407201407019
“做中学,做中教”的内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等过程,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此内涵决定了其理念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学生通过做任务、做项目,教师通过演示、传授、指导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法,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加以有机的结合。所以这种行为导向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更融洽,最终实现教学主导和学习主体的明确定位。这是“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改革在职业学校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基于“做中学,做中教”的内涵和理念,结合各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对“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基础较差,对理论课的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且大都来自农村,特别是学机械的学生,对机械加工十分陌生,有的甚至根本不知机床、刀具为何物,传统教学模式不易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热情,而“做中学”模式通过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教师设计出有矛盾、有新意、有立刻想要动手、有趣味的疑问,把学生引入疑难情境中,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要动手的愿望,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节课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效果。
二、注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做中学,做中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应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具备上述的本领是培养应用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