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可以看小说,玩游戏,追剧。加之新的大学环境充满了竞争与压力,虚幻的网络自然成了避难所。我们很久以前就知道网络的诱惑之大,但如今我们可以随时上网,这样的诱惑显然大大升级。生长在庇护伞下的年轻一代面对大学突如其来的挑战与压力难免会有人心生怯意,逃避现实。通过心理学相关书籍的阅读,我们发现我们有一种心理机制,我们会下意识从我们的计划列表或可执行列表中选择最容易的事情做,当我们的计划不甚明确,或者我们对将要做的事情倦怠情绪过重时,我们通常会怂恿自己去埋进手机里的虚拟世界,这是一种逃避机制,如果想要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个切入点。其次,我们得知我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总是成功的抵制诱惑的原因,我们可能说服自己一次两次,但是第三次我们可能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手机。最后,对手机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交际的渴望心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渴望交流,却又感到羞怯,我们应该及时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3对策的提出通过上述成因分析,特提出以下措施以克服手机过度依赖现象:(1)从“保护伞”模式中调整过来,离开“安全区”,培养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2)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刻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出发的目标,尤其是在游戏或者沉迷剧情的时候。(3)每天都列一张计划清单,细化到“为花浇水”这种小事,如果有什么情难度较高,就果断挑选清单中难度较低的事情先去完成。(4)设置一个奖励时间去娱乐放松,不要为自己灌输“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的想法,这样会不断削减自制力,把它当作是和运动,游玩,美食一样的娱乐活动中的一项。(5)多进行室外活动,尝试进行社交活动,这样的乐趣会减少羞怯恐惧的情绪。这样会减少逃避现实的次数。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6)手机设置自动关机,在需要睡眠的时候给自己足够的睡眠。(7)下载一些学习类APP,想玩手机了就说服自己点进去看看,这样可以促进学习。(8)多看书拓宽视野,去发掘比“玩手机”更高级,更健康的减压方式。参考文献1唐柏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威廉克瑙斯,陶睛,于海成,卢伊丽等译终结施延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陈洪岩施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732574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