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能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34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教育媒介: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56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物质方面的概括,是可以观察和统计的,也是与“教育价值”相对而言的。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78910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人类思维对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归纳。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向人们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也叫“产婆术”或“苏格拉底发”,后人将这种发放概括为四个部分。即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11教育国家化:是指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制度,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家教育制度。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功能12(国家)教育目的:即指教育预期达到的目标,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应了教育在人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3141516171819(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