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路基边坡治理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结构稳定、改善道路景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文章对影响黄土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标签:黄土斜坡;路基;边坡
黄土是具有独特性质的土壤,其颗粒较细,内部的粉砂含量较高,通常超过50,因此,其结构一般较为疏松,通常具有渗透性、湿陷性并且容易坍塌。在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在黄土地区的道路交涉中,路基的填筑材料主要以黄土为主,这就很容易出现边坡病害。加强边坡的治理工程,是路基建设和维护工作中的重点项目。
1影响黄土地区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黄土地区由于其土体特点和自然环境特点,对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因素较多。
11黄土地区土体的特点
黄土中的砂粒含量超过50,黄土中的黏粒通常附着在砂粒的表面,这就和砂粒形成了共同的支承结构,但是由于其结构比较松散,通常稳定性较差。黄土的湿陷性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黏粒的存在会极大的抑制湿陷性对黄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黄土的湿陷性还与黄土中的水溶盐有很大关系,黄土中的水溶盐主要包括难溶盐、方解石、岩盐、钾盐等。这些水溶盐在黄土中几乎都会有一定量的存在,这对黄土的湿陷性有两方面的额影响。部分盐类会抑制黄土的湿陷性,如碳酸钙;另外一部分却会增加湿陷的发生几率。
12雨水的冲刷侵蚀
根据侵蚀破坏的程度不同,坡面冲刷可以分为片蚀、够到冲蚀、冲刷坑及冲刷性坍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混凝土护面墙防护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潜蚀性冲刷。边坡表面在雨水冲刷侵蚀后发生坍塌,是侵蚀过程中发生的最严重破坏。黄土路基边坡中发生冲刷性坍塌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边坡介质突变部位。
潜蚀性冲刷指边坡坡面在做好混凝土墙防护后,水流沿着护面与坡面结合的缝隙处向下渗透,慢慢侵蚀护坡内部的土体。潜蚀性冲刷往往会对护坡结构造成破坏,使其失去稳定性。特别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黄土发生湿陷性变形,就容易造成护面与坡面发生脱离,这中间就会形成较大的缝隙,从而让潜蚀性冲刷更明显,破坏程度也更强。
13边坡填土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f按照建筑规范对黄土填方的要求,永久性边坡度一般要控制在1520的范围内。在对一些特殊的斜坡路基边坡工程中,由于地形的限制或者其它原因,必须尽量增大边坡的坡度。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边坡施工的难度。另外由于边坡中的水分流失速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