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20090314075656分类:理财知识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基尼系数
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是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收入分配差异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可以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衡量收入差异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即吉尼系数)。基尼系数(Gi
icoefficie
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f洛伦茨曲线
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比重;
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
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占收入总是从i1到i的累计数,如,
额的比重;
Y1Y2Y3…Yi。
f计算基尼系数,可以用收入分组数据计算,也可用分户数据计算。但要注意的是,无论分组还是分户计算,均应先对数据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分组计算时,一般应使分组的组距相等。用分组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要明显小于分户数据的计算值,特别是当分组的组数不多时,差距更大。用分户数据计算基尼系数时,采用的计算指标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按户总收入排序,按户计算基尼系数,此时,例,为每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
为调查户数的倒数;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按每户家庭的为每户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
人均收入排序,此时,
为本户人均收入占人均收入之和的比例。这两种计算方法,结果是有差异的,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要大于按户收入计算的基尼数据。在用基尼系数时进行不同地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