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祭天与宗教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例9:(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例10:(2014年山东卷)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f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B项。例11:(2013年天津高考12题)(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