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的相关。四、讨论(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学校归属感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而普通院校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差异是显著的2。这可能跟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生源性质有关。由于独立学院学费高昂,这一群体的大学生多数来自条件优越的家庭,他们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方面多数都得到了关注和满足,成长经验从整体上与独生子女差别不大,因此他们在学校归属感方面表现的差异也不显著。而不同生源地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一样,城市和农村均无显著性差异。(二)独立学院男大学生在学校归属感的安全感分量表
f中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由于社会和教育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期望值和男女本身存在的生理、心理差异造成的。(三)从学校归属感的总体得分来看,独立学院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偏低。这可能跟独立学院的尴尬地位有一定关系,独立学院恰巧属于本科的最低批次,多数学生是由上一批次滑档才不得不选择独立学院的,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学校的归属感,再加上大一新生刚踏入大学校门,需要时间来适应大学生活,对学校的归属感还没有培养起来,造成大一学生学校归属感偏低。而毕业班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社会的关注,再加上独立学院从名气上的社会竞争力较弱,多少会影响到大四学生在找工作时的竞争力,因此他们的学校归属感也相应大大降低。(四)独立学院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scl90各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scl90总分与学校认可、自我角色、同伴关系、安全感、个人地位以及学校归属感的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学校归属感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态水平有直接的相关,增强独立学院学生学校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在独立学院进行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f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针对年级的差异,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学校特色教育,对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在新生入校初期开设校史、校风、校绩、校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大学校园里。针对大四学生,应开展职业教育,使大四学生认清就业现实,掌握择业技巧,规划职业生涯,使他们更好更快地与社会衔接。其次,独立学院应建立良好的人文氛围,在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活动覆盖到每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