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评级工程师实行继续教育制度。7公众参与: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应该挡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举行听证会、论证会,或者采取其他的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称的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址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会有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做重点分析。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
f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1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1)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苊,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蛇皮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和措施,实现建设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3)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条件:如果建设项目在建设、运行阶段产生了与神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相符的情况,就有必要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解决出现的问题。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