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家长不乏其数,他们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但苦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下面列举一些教育孩子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家长太过溺爱孩子不允许孩子受丁点儿“委屈”。老师管理孩子,难免会有一些稍微的惩罚管理。家长听孩子一面之词,不分青红皂白,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个别家长可能会说一些侮辱性的语言。张口《义务教育法》,闭口什么教育法律法规,甚至无理取闹。看似好像替孩子“出了气”,可是在孩子面前,家长失去了做父母的尊严,更破坏了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后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实行家庭教育家长感觉没面子。无论什么方式的教育都是教育,学校或老师可能会根据孩子的犯错程度责成家长对孩子实行短暂的配合教育。有的家长非但不配合,刚到家就开始马上托关系、找熟人说情,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孩子提前返校了。但家庭教育却没有起任何作用,孩子以后更难管理。
误区三:老师严格管理孩子是找茬。个别家长非常袒护自己的孩子,以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轻推或拉拽孩子为由说老师打孩子了,上学校闹事,简直就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可能有关学校部门不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免予处理您犯错的孩子,但孩子对于管理和制度的约束可能会更加放肆,将来走上社会该怎么办?所以家长一定不能纵容孩子,否则后果很严重。
误区四:把孩子交给老师。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了,孩子教育都是老师的事,有的甚至冲着孩子就对老师说:“这孩子不管不了了,交给您,您管好就行了!”管孩子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关心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到父母是坚强的后盾,对自己很重视。千万记住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误区五: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有的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不愁吃、不愁喝就行了,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就不管了。部分家长偶尔打个电话,有的可能是一年半载才能见上一面。导致孩子长期缺乏父爱母爱,性格扭曲,长期压抑,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借助网络手机上网发泄自己的不满。所以父母无论多忙,半个月一定要抽时间给孩子打电话,聊天,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
误区六:孩子只有学习好,一切都好。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必要的,但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也是错误的。现在的孩子缺乏的就是吃苦精神,在体育课上,甚至在遇到学校上的困难时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