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减。但由于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然连续增加但以递减的变化率增加在终点L4TPL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L4之后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没有一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固定生产要素来说已经太多生产者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将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把生产退回到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短期内合理的生产阶段在第二阶段理性的厂商将选择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至于选择在第二阶段的哪一点生产还要结合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收益进行分析。如果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的价格相对较高则劳动的投入量靠近L3点对于生产者有利如果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的价格相对较低则劳动的投入量靠近L4点对于生产者有利。
2、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作图论证厂商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
答如图42所示对于唯一的等成本线在存在多条等产量线时进行分析产量Q1最大但自己目前成本支出无法实现该产量产量Q3的生产中存在成本的浪费只有产量Q2是既定成本下的最高产量对应最优要求组合为L1K1。所以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时达到最大产量Q。此时均衡条件为俩条曲线斜率相等
LL
KK
MPPMPP即两种投入品的边际产量比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
3、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汽车。假设平均
图42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O1K1A
f劳动生产率总产出除以工人的数量在最近几个月里一直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或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请作图并加以解释。
答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工人工作起来越努力了因为当工显得过少显得过多劳动使用量时劳动的平均产量会增加但这不一定是工人更加努力的结果而是劳动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的结果。如图43所示
在图中当MPL超过APL时APL是上升的。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撇开其他情况。例如撇开劳动和资本的使用价格及其变动那么劳动平均产量上升会使劳动的平均成本即单位产品中劳动成本或者说AVC下降并进而使产品平均成本AC下降。这显然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
六、作图分析题
1、作图分析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51说明平均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曲线都成“U”形。AC曲线在AV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